这几天alist商业化事件闹得很大,不乏有人对开源软件/项目商业化的抨击,甚至上升到整个项目维护者,干脆乘着热度谈一谈开源项目的困局以及本次alist商业化事件。
前排提醒,望各位读者有个独立思考的脑袋,而不是别人说啥就是啥。
一、开源项目困局
首先需要明确一点,开源≠免费,开源本质是代码开放,允许在规定协议下使用、修改和再发布。但这不意味着开发者必须为用户免费提供服务支持、维护升级、长期无偿劳动。更直白地说你可以使用代码,但不代表开发者欠你什么,开发者也没义务持续维护一个开源项目。
此时就会有个问题,开发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维护开源项目,但现实是残酷的,情怀撑不起长期运转。绝大部分开发者都要和生活作斗争,白天上班当牛马,晚上还要加班维护开源项目(以下简称项目),本来上班就够累了,晚上还得加班,特别是在cn,众所周知码农工作时长异常高,抽空维护已是难得。更不用说使用这个项目的还有很大一部分“伸手党”,不看文档还随意提交无关issue,真正真正反馈 bug、提交 PR 的人少之又少,这些都在不断增加开发者维护的负担。
我猜肯定有大聪明想,开发者觉得累就不要维护,总是会有人维护的,那我只能说想多了,世界上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终究是少数,大部分开源项目随着主要开发者跑路,项目最后都会停止维护,不信去github上看看有多少大项目停止维护。很多开源项目,从发布到到现在,十几年来,都只有一两个开发者,人家30岁写的项目,快60岁了还是只有他在维护,等开发者离开,这个项目也就彻底荒废。
想要项目持续,赞助/商业化不可避免,毕竟开发者是人,需要生活,不说白打工,起码要“能养活自己”。初期项目维护成本低,随着项目越来越大,往往需要额外的投入(不单单是金钱),开发者能拿到收入,才有动力继续维护。项目越来越大,也需要更多维护者,但是没钱,人家为什么要给你打工呢(不是说没有,而是少)?想要持续维护项目,此时开发者就有两个选择,一种是赞助,一种是直接商业化。
先说赞助,一般分为私人赞助和企业赞助,但是很可惜,这两种赞助形式都非常难走,私人赞助就不用多说了,项目底部放个二维码收款,一年收不到100块,还要被人骂吃相难看。至于企业赞助,我就这么说吧,全世界那么多企业用linux,但前几年还有维护者怒喷谷歌微软,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大几个使用linux的企业,但是每年赞助费却“少的可怜”,众多公司依然还是“白嫖”状态。再说商业化,实际上非常多的开源项目采用社区版+企业版的形式,社区版免费但不稳定且功能有所限制,企业版收费但稳定,相当于免费用户给企业用户测试bug。然而不管是赞助又或者是商业化,都需要足够的名气,但很显然,绝大部分开源项目并不有名。
归根结底,开源项目的困局,是开发者与用户之间期望落差的体现:用户希望“白嫖 + 有更新 + 有服务”;开发者希望“被理解 + 有贡献 + 有回报”;双方都很难如愿。所以越来越多项目最终的结局是:开发者扛不住 → 停止更新 → 项目死亡。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“开源项目越来越多”,实际上背后是“停止维护的项目也越来越多”。
二、浅谈alist商业化
在我看来,alist商业化这个行为本身并无不妥,毕竟“有工资”谁不乐意呢,特别是这么大的项目,收购费用差不多“10w-100w”甚至可能更高,想必没人会不心动。但此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在社区说明,且除去原作者,其他开发者没有分到一分钱,这就相当于剩下那数十位开发者打白工,这个才是真不厚道。
而且alist如果不商业化,其实也会慢性死亡,理由很简单,可以看项目贡献,原作者贡献的最多,其他剩下的作者占比非常小,但是原作者从2024年开始已经不怎么维护,原作者减少维护且没其他开发者扛起大梁,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能猜到,所以不管怎么样,作者卖掉了“他的项目”(原作者贡献最大)倒也无可厚非。
至于商业化的那个公司怎么样,我不做评价(本来写了很多,但想到评价了估计这篇文章也就没了),不过项目全部都移交给公司,那公司不管在代码添加什么都无可厚非,你能做到只有继续使用or放弃使用,而且这个既成事实,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,只能等下一个blist、clist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